“高通反垄断”案件引发的蝴蝶效应正在显现。
近日,长期接触国产手机厂商的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透露,一家知名本土手机品牌的专利代理公司将于近期起诉另一本土知名品牌。在他看来,随着发改委反垄断调查高通的结束,国产手机专利战真的要来了。
“目前尚不方便透露双方的名字。”王艳辉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发改委对高通反垄断调查客观上迫使高通取消了之前的免费反授权,为本土手机品牌之间的专利战扫清了障碍,之前由于国产手机被迫向高通免费反授权,也就失去了利用手中专利起诉竞争对手的权利,如今打破枷锁,专利内战是早晚的事。
专利价值重估
高通专利案结束后,由于专利本身的复杂性,对于中小手机厂商来说,仍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
“现在的状态就是等待一个清晰的局面出现,但在那之前需要一段时间的博弈和谈判。”一位品牌手机厂商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第一财经日报》此前的高通系列报道中曾经描述过手机厂商与高通之间的合作过程:一家配合调查的手机企业与高通签署的标准合同中,相关条款非常复杂,但大致包含两大块内容:每部手机需要支付的费用;一次性支付给高通的许可费。
前者有大约十个价位比例档次,按照卖出手机数量来计算收取比例,算法非常复杂。后者由于每个企业实力不一样,所具有的专利重要性不一样,对高通的价值不一样,所需要付给高通的许可费用也有所不同。
简单说,就是比如A公司有10个专利,B公司有同样重要的5个专利,那么A与B之间签署交互许可协定,B仅需付给A公司5个专利的使用费用。但是高通强势的原因在于,持有的所有专利是最基础的专利,因此在谈判中,有很大的话语权。
显然,对于像华为、中兴这样在专利上有较强储备的国产手机厂商来说,话语权会得以加大,而更多的中小企业则处于等待过程中。
有知识产权相关的律师此前曾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新的谈判中,如何确立新的交叉授权条款,评估中兴、华为这类专利储备较多企业的专利包所占比重,是判断本次反垄断处罚是否能够真正改变高通生态链的关键所在。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1月,华为获得的专利授权量近3万件。截至2013年底,中兴通讯在全球专利拥有量超过5.2万件,累计专利授权量已超过1.6万件。但强势的高通方在交叉许可合同中,对华为、中兴两家厂商所拥有的专利包的价值评估几乎为零。
目前据本报记者了解,华为已经与高通重新签订了授权协议。
谁会成为围剿对象?
事实上,专利从去年开始就成为国产手机厂商圈内热议的话题之一。目前国内手机市场放眼望去,拼外形、拼工艺、拼配置、拼价格的硬件战已经越来越没看点,当产品同质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时,厂商急需一个新的营销点,而专利则是一把利器。对于在专利上逐渐获得话语权的厂商来说,是否会针对专利问题在未来发起诉讼,实际上暂时仍未有明确态度。
中兴方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尚未听到内部有关于向本土厂商诉讼的说法。但对于是否会发函针对专利问题开打,中兴实际上并无正面回应。
有接近中兴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有知识产权的公司应该享受专利红利,而专利缺失的公司也必须为自己的短板买单,当然,专利领先者也不能放松,竞争才刚刚开始。言下之意,未来中兴并不会放弃专利诉讼的权利。
而中兴旗下品牌努比亚总裁里强则讲得更加直白:关于专利技术,国内厂商打个招呼,学习、借鉴都没有问题,但是国际厂商打了招呼也不行。
“我们对国内手机厂商的态度是比较宽容的,抄袭一项技术可能会比较简单,看一看参数就可以,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我们所拥有的技术进行制约,这样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比如我们做了无边框,围绕无边框它的交互和后续布局了500多项专利,但真的会把国内其他厂商无边框的路堵死吗?我们最重要的是抓住这个机遇把中国手机做起来。”里强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华为相关发言人14日对本报记者表示,华为IPR的首要任务是保卫自身业务安全,构筑公平健康的商业环境,不会因为高通条款的问题而向国内厂商提起诉讼。
前不久,小米突然对外宣布引进高通大中华区总裁王翔,被业内视为专利攻防战的一步。
对此,王艳辉认为专利诉讼近几年未曾间断,不过真正来自国产手机品牌之间的专利战一直没有发生,如果本土手机专利战真的爆发,对中国手机产业将产生重大影响。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阿根廷商标注册
 阿根廷商标注册 澳大利亚商标注册
 澳大利亚商标注册 澳门商标注册
 澳门商标注册 巴西商标注册
 巴西商标注册 菲律宾商注册
 菲律宾商注册 韩国商标注册
 韩国商标注册 加拿大商标注册
 加拿大商标注册 马来西亚注册
 马来西亚注册 澳大利亚专利申请
 澳大利亚专利申请 菲律宾专利申请
 菲律宾专利申请 韩国专利申请
 韩国专利申请 美国专利申请
 美国专利申请 日本专利申请
 日本专利申请 泰国专利申请
 泰国专利申请 香港专利申请
 香港专利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