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出通知,确定了第三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广东省佛山市、中山市名列其中。加上之前已经被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广州市、深圳市和东莞市,广东地区共有5个地级以上市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
佛山:完善政策 加大投入
据了解,2009年,佛山市开始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近年来,该市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佛山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道路。佛山市政府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纳入市政府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战略地位,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和政策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改善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环境。市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牵头的市政府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知识产权局。2014年市本级知识产权专项投入达到3000多万元。
经过数年的努力推进,佛山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2014年,佛山市提交的国内外专利申请量达2.9701万件,同比增长9.2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259件,增长率高达55.31%;专利授权量2.1707万件,同比增长10.6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109件,同比增长9.58%;截至2014年底,该市有效发明专利达到5297件,位居全省第三位,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每万人口有效专利申请量均居全省前列。在第十六届中国专利奖评选中,佛山市共获得1项金奖(外观设计专利)和7项优秀奖。在2013年度广东省专利奖评选中,佛山市获1项专利金奖,12项专利优秀奖。截至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4家,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88家,形成一个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群体。同时,该市还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运用,南海、顺德区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禅城区开展国家专利保险试点等各项先行先试的探索全面推进。
中山:创新机制 实力提升
2013年5月,中山市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对象。为了做好培育工作,中山市政府出台了《中山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工作方案》,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培育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示范培育各项工作。该市通过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会议,部署知识产权工作,并对获得专利奖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该市还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而在此前的数年中,中山市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财政投入也逐年提高。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创建和培育工作,中山市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明显提升。该市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知识产权局支持下建立的知识产权保护快速反应机制效果良好,自中国灯饰(中山)快速维权援助中心在古镇镇落户以来,该镇灯饰企业提交专利申请积极性大幅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跃居全市第一。该市以专业镇专利数据库为基础,创新建成“专家联盟+门户平台”的中小企业专利服务平台,实现专利信息、申请、管理、技术转让和战略分析的一站式综合服务,使众多企业受益。2014年,中山市提交的国内外专利申请量达2.4618万件,同比增长12.8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350件,比增37.75%;专利授权量达1.5048万件,同比增长5.8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05件,同比增长8.84%,专利申请和授权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知识产权报 作者 岳之轩 吴勇)



 
                                 
                                 
                                 阿根廷商标注册
 阿根廷商标注册 澳大利亚商标注册
 澳大利亚商标注册 澳门商标注册
 澳门商标注册 巴西商标注册
 巴西商标注册 菲律宾商注册
 菲律宾商注册 韩国商标注册
 韩国商标注册 加拿大商标注册
 加拿大商标注册 马来西亚注册
 马来西亚注册 澳大利亚专利申请
 澳大利亚专利申请 菲律宾专利申请
 菲律宾专利申请 韩国专利申请
 韩国专利申请 美国专利申请
 美国专利申请 日本专利申请
 日本专利申请 泰国专利申请
 泰国专利申请 香港专利申请
 香港专利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