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己卖的东西没名气,想方设法“傍名牌”。随着黄金饰品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不法商家把“鱼目混珠”的招数用到了金饰上。12月17日,省工商局公布:达州市工商局日前查处一起假冒黄金饰品案件,现场查获涉嫌侵权“中国黄金”商标专用权的黄金饰品1120件,案值197万余元,打响了全省“红盾春雷行动2016”第一枪。
    达州市工商局经济检查支队日前接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举报,称达州辖区内有商家销售的黄金饰品涉嫌侵犯“中国黄金CHINA GOLD及图”注册商标专用权。工商人员迅速对被举报的3家黄金饰品店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发现大量涉嫌侵权黄金饰品,当即予以扣留封存。经工商执法人员调查发现,经营黄金饰品的刘某、林某和翁某都来自福建莆田。其中,刘某在达州加工经营首饰已有10多年。今年4月,刘某从同乡陈某处转让取得“老”牌注册商标使用权,陈某同时把标有“中国黄金”的吊牌转让给刘某。8月,刘某开设门市销售“老”牌黄金,但又嫌“老”牌没名气,吸引不来消费者,就动起了“傍名牌”的歪脑筋。他在户外门牌广告上打出“中国黄金”字样,在出售的黄金饰品标签上也标注上了“中国黄金”,刻意诱导消费者误认为这是中国黄金集团产品。而他的同乡兼同行林某和翁某也采用了相似的销售手法,均是从重庆或深圳珠宝公司购进黄金饰品,自行印刷或从他人处获得含“中国黄金”字样的标签。
  执法人员调查认为,中国黄金集团注册的商标是由中英文及图形三部分构成的组合商标,但显著部分、易于消费者识别的是汉字“中国黄金”,“中国黄金”是相关公众区分与其他品牌黄金商品来源的主要部分,具有商标的独特性和排他性。三位当事人被许可使用的注册商标为“老”字,其销售的产品标示上未如实使用注册商标,而是突出使用了“中国黄金”字样,与“中国黄金”注册商标的主要组成部分近似,造成消费者误解混淆,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记者 刘佳)
“红盾春雷行动2016”打响第一枪 达州查获百万侵权金饰案
- 上一篇:论《商标法》中“不良影响”条款的适用规则
- 下一篇:商品与服务如何实现跨类保护



 
                                 
                                 
                                 阿根廷商标注册
 阿根廷商标注册 澳大利亚商标注册
 澳大利亚商标注册 澳门商标注册
 澳门商标注册 巴西商标注册
 巴西商标注册 菲律宾商注册
 菲律宾商注册 韩国商标注册
 韩国商标注册 加拿大商标注册
 加拿大商标注册 马来西亚注册
 马来西亚注册 澳大利亚专利申请
 澳大利亚专利申请 菲律宾专利申请
 菲律宾专利申请 韩国专利申请
 韩国专利申请 美国专利申请
 美国专利申请 日本专利申请
 日本专利申请 泰国专利申请
 泰国专利申请 香港专利申请
 香港专利申请






